2021年6月,实行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福建、江苏、湖南、广东、湖北、重庆、河北、辽宁8省市将迎来“3+1+2”的首次“验收”。
此前,湖南省教育厅官宣:2021年1月23日至25日将举行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8省一张试卷),高考报名考生全部参加适应性考试,全省统一改卷,模拟高考进行适应性录取工作。
此次“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将对考生有哪些意义?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升学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首先,大家应该对这次考试有个基本认知。新高考适应性考试,顾名思义就是新高考的适应性考试,是方向标,是预演,是压力测试。
此次考试成绩不会和高考成绩有关联,但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查缺补漏的机会。
通过这次适应性考试,大家可以根据考试结果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复习,调整备考节奏,为真正的高考打下夯实的基础。
此次考试后,大家能够了解到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情况,可以对个人定位更清晰,也可对目标院校及时作出调整。
通过这次“演练”,考生可以熟悉各科考试时长、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
如何应对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持续了解新高考相关信息
选科要稳重求进
面对新高考,在选科时要稳中求进。影响考生选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有的考生想选学得轻松的学科、选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者选和未来专业相关的学科。
因此,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综合选择。
提前做好生涯规划
建议考生在新高考选科的时候,以生涯规划为导向,以职业对应专业,以专业对应选考科目要求,再结合自己的成绩及擅长科目进行规划。
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了解新高考赋分机制
新高考总分由必选科目卷面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构成,也就是说只要参加高考,就能获得最低等级的赋分。
所以,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科目上。
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
相对应的,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在填志愿时将按照“专业(类)+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专业(专业类)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进行投档。
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某专业(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利用好各高校的专业投档线。
“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设置,是部分高考改革省份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其特点是,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高校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院校专业组”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关于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考试时间及安排
2021年1月23日至25日
参加对象
报名参加高考的全部考生都要参加适应性考试
命题及评卷
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命题,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即同一套考卷。
评卷方式与高考相同,全省统一改卷。
分数计算方式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