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必读|湖南四大名校、万人联考新高考数据概览

2020-12-25

导语

炎德英才名校联合体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检测已经结束,此考试是2021届八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前,具有代表性的各层次高中参与的“3+1+2”模式下的演练性检测,对全国新高考省份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本期升学君来跟大家分享这次联考的总体成绩和选科情况及试卷设置有哪些新情况,给明年八省适应考哪些启示,一起来看!

参与本次联考的有长沙一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等湘(湖南)、鄂(湖北)、粤(广东)、冀(河北)四省150多所高中学校,近10万名学生参与。

特别说明:以下数据来源于英才导学、长沙高中升学,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数据,可以关注后台留言分享哦


单科选考情况


首选物理人数领先近一倍,与往年大相径庭?

从这次联考中的选考情况看,首选物理人数比首选历史人数多了将近一倍,这和去年网传的一份第三批改革7省2021届整体选考数据大不相同,从去年数据来看首选物理和历史两科人数相差并没有这么悬殊,而且偏文科类的人数是有上涨的。

名校综合评价猜测原因还是出在样本上。这次参与联考的大部分是湖南、湖北、广东、河北四省中较为出色的中学,学霸云集,所有说理科选考人数会比较多。至于是不是还有地方的选考限制,就无从得知了。

生物备受偏爱,政治反被冷落

这次考试中,生物这个学科性价比高的科目仍然一如既往备受偏爱,反而政治因为学科难度就比较受冷落。化学和地理的选考人数位于中间,基本不相伯仲。


选科组合情况

传统理科组合物化生独占鳌头,这和他的高专业覆盖率也是分不开的。另外物生地、物化地及史政地选考人数也相对较多,除了老文综外,都是两个理科搭配地理,这样学科之间关联度很高。

史化地、物政地和史化政单个组合选科人数均不足3%,从学科特点来说,一是因为选考科目难度高,二是学科之间学习关联度很弱,很难兼顾。

看到这里,名校综合评价老师不得不说,比较科学的选考方式一定要重视学科搭配,最理想的状态还是学科难度适中,且学科关联度高,这样学起来也比较容易。


赋分情况

在本次联考中,高考总成绩750分,其中语、数、外每门150分,共450分,物理和历史各100分,这几门采用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采取等级赋分,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等级赋分换算表


假设某考生某再选科目原始分为85分,那赋分后为88分,具体换算过程如下:


此次联考中,再选科目赋分后,原始最高分和最低分情况如下:


一段线、二段线

以下是炎德英才公布的按赋分后总分预测的分数线。

历史方向一段线:470,二段线:419;

物理方向一段线:461,二段线:406。

备注:因为新高考以及赋分人数原因,以上分数线仅供参考。


各科难度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语数外三科中,语文的难度系数是最高的,达到平均分可能不难,但想拿高分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赋分政策出来之后,语数英真的要认认真真的学,尤其是语文是最能拉开差距的。语数英可是实打实的计入原始分的,“一分一操场”在高考中并不是开玩笑。

物理和历史作为两大类的首选科目,平均分是最低的,说明考生之间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


湖南四大名校新高考数据概览

据知情者爆料(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长沙市一中在本次联考中,物理方向参考人数为713人,其中,650分以上人数为6人,600分以上人数为180人(占比25.25%),550分以上人数505人(占比77.13%);历史方向参考人数为260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14人(占比5.38%),550分以上人数134人(占比51.54%)。

长郡中学在本次联考中,总参考人数有1336人。物理方向参考人数为1083人,其中,650分以上人数为20人,600分以上人数为260人(占比24%),550分以上人数596人(占比55.03%);历史方向参考人数为253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9人(占比3.56%),550分以上人数114人(占比45.06%)。

师大附中在本次联考中,物理方向参考人数为824人,其中,650分以上人数为1人,600分以上人数为130人(占比15.78%),550分以上人数434人(占比52.67%);历史方向参考人数为170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14人(占比8.24%),550分以上人数60人(占比35.29%)。

雅礼中学:未参加此次联考,原因未知。但雅礼中学12月单独组织了月考。其中1802班,平均分为647.1分。1803班至1805班,平均分为617.7分。省理科实验班表现依旧强劲,值得期待!

目前,距2021年高考还有6个月,未来的变数还是很大的,湖南四大名校新高考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用,欢迎分享推荐给身边的家长和学生,让更多人受益!

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京晟教育排版编辑,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分享